行业新闻
国家发改委淘汰1万吨以下的冷轧钢筋设备
2014-08-11  浏览:25836
  中国冷轧带肋钢筋信息网工作人员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获悉,国家发改委将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其中重点提到调整钢铁类第24条淘汰范围,修改前为淘汰“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备”,修改后:"单机产能1万吨及以下的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备,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备除外"
  相关人员透露,考虑到冷轧带肋钢筋在国内还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一部分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生产效率高、低能耗的新型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设备予以保留。经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沟通,建议对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备实施分阶段淘汰、自目录发布之日起,全面淘汰单机产能规模5000吨及以下的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备,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淘汰单机产能规模1万吨及以下的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备。另外,对业内推广使用、列入YB/T4260-2011标准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其生产装备不作为淘汰内容。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技术是安阳市合力冷轧公司近年来开发的一项科技成果。2011年12月18日,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技术科技成果评估会在合力公司召开,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处长毕既华主持。参加会议的评估专家有: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王丽娟、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教授级高工张金良、郑州大学教授刘立新、安阳钢铁集团教授级高工李子林、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汪洪涛、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及高级工程师冯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晓锋、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宏儒、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肖邦国。王丽娟任评估委员会主任,刘立新、汪洪涛任副主任。评估委员会认为: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主被动式冷轧与在线热处理集成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评估,并建议:根据细分市场需求,进一步开展工程应用研究,促进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应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