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环保法的影响
根据宝钢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通过实行最严格的内部控制标准,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2015年公司超额完成了上海市下达的“十二五”减排责任目标。
“比如为了解决区域无组织扬尘问题,公司总投资超过42亿实施了148万平方米原料堆场和170余条转运皮带的全封闭改造,目前已完成投资16亿,占总投资约40%。”宝钢股份副总经理智西巍告诉记者,此外,公司还通过绿色产品等新产品的开发节能减排,比如从2003年以来,累计销售高强钢1418万吨,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96个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产生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绝对是寒冬之年。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重点钢铁企业的利润总额亏损645.34亿元,上年则为盈利225.89亿元,2015年首次出现年度全行业亏损局面,会员企业的亏损面高达50.5%,超过一半的企业陷入亏损,其中8~12月月度亏损均超过或接近100亿元。
“在行业和公司普遍经营形势不好的背景下,我们还是决定未来几年投资百亿节能环保装备升级,”智西巍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由于节能环保水平是决定钢厂今后的根本生存条件和持续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新一轮国家地方法规的要求。
“钢铁企业是新环保法的主要受影响对象,对成本的影响会很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上海钢铁服务业行业协会会长虞钢曾告诉记者,比如要增加一套烧硫烧结设备,每吨矿的加工成本就要增加8到9元。
南钢股份董事长杨思明曾告诉记者,此前南钢的环保运营成本在4.68亿元/年,含折旧因素约折合吨钢近80元,未来的环保运营成本预计将达到90~100元/吨钢,而国内最高的企业为140~150元/吨钢,很多高耗能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则不配、简配或者非法停运环保设施,环保成本很低。
根据中钢协方面的测算,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目前70%的钢铁企业没有达到新的标准要求,需要增加新的环保设施,而这对民营钢铁企业的成本冲击将非常明显。
今年成本削减40亿元
智西巍告诉记者,今年宝钢对环保的投资额会与去年相当,不过对钢铁企业来说,经营压力比去年要小一些。“今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铁矿石价格下跌,而钢铁价格则在上涨,钢铁企业的效益有所好转。”
进入2016年后,钢铁行业似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国内钢铁价格自2015年12月反弹,部分产品4个月价格反弹幅度已超过了50%,这的确使得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大幅改善。
戴志浩也对记者透露,今年宝钢除了在环保上的投资不会缩减,公司已经制定了一项成本削减计划,希望今年全年成本削减40亿元。而在2015年,宝钢高管层已经降薪20%,不同的层级都有相应的降幅。
据记者了解,根据宝钢股份制定的计划,今年在高端冷轧汽车板的市场占有率要达到50%,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100亿元,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比例3.8%。同时,公司还将加大差异化品种研发,推进股份总部、湛江钢铁、梅钢三地协同制造。
与此同时,宝钢的搬迁和削减产能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早在2012年,上海市政府就与宝钢集团公司就推进宝钢上海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签署协议,在2012~2017年实施上海宝山地区的钢铁产业结构预计调整任务完成后,上海地区将总量减少铁产能约580万吨、钢产能约660万吨,相应减少300万吨标煤能耗。
戴志浩告诉记者,上述调整任务,主要是对上海宝山吴淞工业区的宝钢集团旗下企业以及罗泾生产基地进行调整,调整后逐步转型,重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基地。
宝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与公司旗下的碳钢产品相比,后起发展的不锈钢和特钢等资产一直盈利情况不佳,此前,宝钢内部就曾做过多个搬迁方案,比如将不锈钢资产搬迁至福建或者宁波,而目前的情况是,吴淞地区的不锈钢资产部分会转移到其他基地,部分则会陆续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