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6-0123-0371

合力攻关破“瓶颈”

   日期:2017-09-14     浏览:8    

   “涛哥,8月份咱们高炉吨铁喷煤比达到142公斤,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呵呵,是啊!看来,我们的思路完全正确!”9月6日,在河钢宣钢2#2500立方米高炉主控室内,副作业长禹忠剑和作业长王海涛看着有了新突破的关键指标,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细节着手治“心病”         

  禹忠剑既是王海涛的副手,也是他的徒弟。从大学毕业走上高炉开始,禹忠剑就一直跟着王海涛学习实际操作技能。自担任高炉正副作业长后,两人就开始琢磨着如何破除煤比太低的“瓶颈”。

  虽然2#2500立方米高炉焦比、燃料比在集团仍至全国同型高炉一直处在先进水平,但吨铁煤比长期徘徊在100公斤左右的低水平,严重制约了焦比、成本等指标的改善。这一状况成为师徒共同的“心病”。

  “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好这一难题!”在今年6月初一次工艺例会后,王海涛和禹忠剑达成了共识,并很快就投入到了紧张的研究工作中。为了掌握每个生产细节,他们24小时轮流值守在高炉上。每天清晨,师徒俩会聚在主控室电脑旁,翻看前一天的炉况走势,细致寻找不同时间段燃耗指标变化规律。早会过后,他们便分工合作,一个守在炉台监督指导生产;一个奔走在主控室与出铁场间,看参数、取铁样、测炉温。他们时常为了弄清一组数据,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严格管理创效益           

  “要提高煤比,必须在优化操作、严抓管理上下工夫。这样才能在保生产顺行前提下优化指标!”充分掌握了生产细节后,师徒二人开始带头全力攻关。

  他们带领骨干们按照“操作在当前,思路在后续”的方法,加强日常管理,王海涛对大家说:“操作精心,思路长远,这样能更准确把握炉况趋势,调整好各项制度。”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提出“前、中、后管理法”,前抓入炉原燃料管理,减少质量波动对高炉指标的影响;生产中抓出铁管理,保证出铁顺畅,为指标强化提供保障;生产后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设备事故制约生产顺行情况的发生。

  操作、管理方法更新后,高炉指标终于得到了改善。8月份,该高炉喷煤比同比提高32公斤,创出其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仅此一项,每月就可创效42万元。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价格行情
推荐价格行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