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钢公司炼钢厂连铸机作业现场,职工们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如果把这里的工作比作一面墙,那职工们就是一颗颗“螺丝钉”,他们用“钉钉子”的意志,把担当、责任和智慧紧固在这面墙上,使其更加坚实、稳固、可靠。
炙烤的坚持
7号连铸机台下钢花闪闪,任卫东正在割1流移动坯。
4米短铸坯,速度很快。连铸拉矫工任卫东头戴有防护面罩的安全帽,双膝略弯,伸直的右手端着割枪,目光注视着移动的铸坯。他刚割完一根,下一根便很快移动到他面前,尽管有防护面罩的保护,戴着帆布手套的左手仍然会下意识地抬起,挡在防护面罩下部。趁着割完一根坯的间隙,他翻起防护面罩,用袖子擦擦满脸的汗水,通红的脸上被油污的手套蹭出一道道黑印。
他一次次弯腰,一根根通红的铸坯在吐着蓝色火焰的割枪下被及时割断、输送,生产井然有序。两个半小时后,任卫东伸了伸僵硬的腰对记者说:“脸都快要烤熟了,但是再烤也要坚持,坚持才能胜利。”
巧劲儿解难题
在连铸出坯操作台上,连铸推钢工曹冠群十年如一日,早已习惯了每天目睹着一根根上千度的“小火龙”源源不断地从眼前经过;习惯了在热得烫手的操作台上操作按钮;习惯了站在凳子上探着身子,观察辊道的出坯状况……虽然平日的工作琐碎、单一、不可间断,但是她心里始终有个坚定的信念:要像螺丝钉一样扎得进、立得稳、耐得久。
一次夜班,“隆隆隆……”一阵剧烈的辊道声响瞬间绷紧了当班人员的神经。四流一根铸坯头发生弯曲,顶在出坯辊道的翻钢爪处无法进入。切割工迅速进入辊道试图用撬棍撬起,曹冠群则瞅准时机操作按钮让辊道一开一停,尝试三四次,铸坯才勉强前进了一小段,不一会儿,辊道上已满是红坯。见此情形,曹冠群按捺住心里的紧张,在确定铸坯能翻起的情况下果断翻起并移出,最终确保后面的铸坯通行顺畅。